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年轻人和年老时的心态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一些感悟。
开头两句“少年心志欲摩空,渐老卑飞悔满悰”,描述了少年时期满怀壮志,梦想着达到很高的成就,甚至想要触摸天际。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老年时,回顾青春时期的豪言壮语,感到有些后悔和低落。这里的“摩空”和“卑飞”是形容心态的转变,少年时看问题比较理想化,到了老年则更加现实和沉稳。
后两句“早悟割鸡堪饱腹,不须辛苦学屠龙”,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心态变化的具体意义。“早悟”表示诗人认识到,很多事情并不需要做得很极致,有时候简单的生活方式就已经足够了。这里的“割鸡”比喻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屠龙”则是比喻那些不切实际、过于艰难的目标,如“屠龙术”原意是指难以实现的高超技艺。
整首诗通过这种前后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目标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年轻人往往有远大的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更加认识到现实生活的价值,不再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更注重实际行动和满足基本需要。这种变化既是一种对年轻时梦想的反思,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智慧的体现。
陈舜俞
(?—1072)宋湖州乌程人,字令举,号白牛居士。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宁三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反对“青苗法”,疏谓其法乃“别为一赋以敝海内,非王道之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有《都官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