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的孤独与迷茫,同时暗含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开头两句写一个人静静坐着不说话,心事重重却不知从何说起——这种状态我们都有过,就是心里堵得慌却说不出具体原因。接着写他出门又碰上太阳落山,站在大路上不知该往哪走,这种迷茫感特别真实,就像我们有时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的彷徨。
后面突然出现"高帽像獬豸(古代神兽),官印大如斗"的官员形象,前后簇拥着随从,画面感很强。这里用"飞鹰走狗"这种动态描写,活画出官员耀武扬威的架势。最后一句"昨天还是农田今天就种满柳树"最妙,用桑田变柳林这个具体变化,暗指世事无常、官员瞎折腾的社会现实。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个人特写拉到社会全景,把普通人的苦闷和官僚的嚣张形成鲜明对比。最厉害的是最后那句看似简单的景物描写,实际包含了多少老百姓的无奈。这种用日常画面说大道理的写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