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的悲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
开头两句用"乘风顺流"和"惨惨秋色"形成对比,描写战船趁势南下,而金陵(今南京)却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赤纛"(红色军旗)本该保卫江口,结果却被"黄巾"(起义军)占领了石头城(南京别称),暗示官军溃败、起义军得势的局势。
中间四句讽刺了当权者的无能:丞相(最高文官)为避敌连官印都丢了,太师(最高武官)只顾自己坐船逃命。这些本该保家卫国的高官,在危难时刻却只顾自己逃命。
最后两句点明后果:东南地区成了起义军的根据地,战乱就像下不完的残局一样持续不断。全诗通过生动的战争画面和辛辣的讽刺,展现了乱世中当权者腐败无能、百姓遭殃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