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柳风芙月亭诗卷

主家池馆西龙塘,龙塘华国参差芳。秋轮轧露春云热,水风杨柳芙蓉月。

星桥高挂东西虹,宫花小队烟花红。金丝拂鞍长袖舞,夜静水凉神欲语。

草池梦落西堂客,吟诗一夜东方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华丽幽静的古代私家园林夜景,充满如梦似幻的意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美:

1. 动静结合的画面感
开篇用"龙塘"这个霸气名字点明地点,池塘边各种鲜花高低错落("参差芳")。诗中既有轧过露水的车轮声、春云的闷热感这些动态细节,又有杨柳轻拂水面的静谧。最妙的是"水风杨柳芙蓉月"这句,把微风、垂柳、荷花和月光四个元素巧妙融合,像一幅动态水墨画。

2. 富贵中的清雅
"星桥如彩虹""宫花似烟花"这些比喻展现园林的奢华,但金丝马鞍上长袖起舞的喧闹后,突然转入"夜静水凉"的宁静。这种对比就像热闹宴会散场后,主人独自享受的片刻清凉,透露着富贵文人特有的雅致情趣。

3. 穿越时空的诗意
结尾处诗人"草池梦落"的描写很值得玩味,他仿佛从池塘边的梦境中醒来(西堂客指代自己),整夜吟诗直到天亮。这种忘我投入的状态,让现代人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那种沉浸式的创作快感。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夜景纪录片:先航拍豪华园林全景,再特写车轮碾过带露的草地,接着镜头掠过水边摇曳的柳枝和荷花,最后定格在诗人对月吟诵的剪影上。虽然写的是富贵人家的享受,但通篇保持着清雅的格调,这种"奢而不俗"的审美至今仍让人向往。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