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亲临太学(古代最高学府)的盛大仪式,展现了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以及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开头两句写皇帝亲自参与太学典礼,将圣贤经典发扬光大。"圣典垂精"指皇帝专注研读经典,"旷仪亲举"说明他亲自操办这场罕见的重要仪式。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典礼盛况:桥上挤满华盖如云的仪仗队,庭院里站满如白鹭般整齐的学子。皇帝通过推崇儒学来振兴国家,其功业超越历代君王。
最后两句是作者自谦,表示能见证这样的盛世是自己的荣幸。"歌虞"用典指舜帝时代的太平颂歌,暗示当下堪比尧舜盛世。全诗通过庄严隆重的仪式场面,既歌颂了皇帝的文治之功,也折射出知识分子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诗中"浮云盖""振鹭行"等比喻既形象又典雅,皇家气派与书卷气息相得益彰。
刘奉世
(1041—1113)临江军新喻人,字仲冯。刘敞子。举进士。神宗时历官集贤校理、国史院编修官,坐事谪监陈州粮料院。久之为吏部员外郎。哲宗元祐中官至签书枢密院事。绍圣初罢知成德军,改定州,徙成都府。入元祐党,责郴州居住,再贬隰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徽宗立,复职。崇宁初再夺职,贬居沂、兖州,以赦得归。有《自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