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宋周臣

盍簪当日话殷勤,便著金兰较此心。
相去不堪千里远,别来何况一年深。
江山有路通幽梦,鱼雁无情断好音。
管鲍贫交君记否,少陵曾为发悲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分别后的思念。

前两句回忆当年相聚时的亲密无间:那时候我们经常见面聊天,感情好得像亲兄弟一样("金兰"指结拜兄弟)。接着写现实的分离:现在我们相隔千里,已经整整一年没见了,距离让思念更加强烈。

五六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思念:虽然隔着千山万水,梦里还能相见("通幽梦"),但现实中没有书信往来("鱼雁"指书信),音讯全无。最后两句引用历史典故:诗人提醒朋友还记得管仲和鲍叔牙的贫贱之交吗?连杜甫(少陵)都为他们真挚的友谊感动写诗。

全诗用对比手法,将过去的亲密和现在的分离对照,又用"江山"与"鱼雁"、"幽梦"与"断音"形成反差,最后用历史典故点题,把普通的朋友思念升华到古人典范的高度,让读者感受到友情的珍贵。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很容易引起共鸣。

李若水

李若水(1093年-1127年),原名若冰,字清卿,洺州曲周县(今河北曲周县)水德堡村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随宋钦宗至金营,怒斥敌酋完颜宗翰,不屈被害。后南宋追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李忠愍公集》。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为元城尉,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