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岩 其一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
洞门尚有歌钟在,石室将无秘箓存。
自昔湖山烟水阔,于今阡陌草莱焚。
何当反复谣黄鹄,用泻漓江春涨痕(渭沥湖也说见屈氏新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描绘七星岩景象的一首诗,我们来逐句分析一下:

1. “天帝当年启大樽,七星罗列似儿孙。”
这句诗意思是说,天帝曾经打开了一个巨大的酒壶,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就像是一群排列整齐的子孙。这里用“启大樽”比喻天帝开天辟地,用“似儿孙”形容七星星位排列有序,给人一种亲切和谐的感觉。

2. “洞门尚有歌钟在,石室将无秘箓存。”
这句诗说,洞门旁边还响着歌声和钟声,但石室里可能已经没有那些神秘的符箓(道教的符咒和秘籍)了。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神秘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暗示着现在可能不再那么神秘。

3. “自昔湖山烟水阔,于今阡陌草莱焚。”
这句诗描述了从古至今的变化,过去湖光山色宽广无边,而如今田野间的草木已经被烧光了。这里反映了时间流逝,自然景观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何当反复谣黄鹄,用泻漓江春涨痕。”
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有一天能反复唱起关于黄鹄(传说中的神鸟)的歌声,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景象,就像漓江春天涨水时的痕迹一样,清晰而美好。

总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七星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和现在变化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了诗歌的精髓和魅力。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