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大城南还游集禧观寄谢大得箕字

骤雨堕河汉,烈风振南箕。秋阴变萧爽,重此田野期。

森木蔽严籞,交流会清池。幽鹭起丰草,鸣蝉嘒乔枝。

客车忽已远,樽酒难重持。谁令语言适,深作别后思。

夕霁归马轻,叩户仙真祠。羽人披衣笑,官殿凉参差。

黄鹄自飞来,青竹方可骑。相从岂无术,望君隔前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送别友人后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场景的切换,传递出淡淡的离愁和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

开篇四句像电影镜头般震撼:暴雨突然像银河倾泻,狂风摇撼着南方的箕星(古人认为箕星主风)。但风雨过后,秋日阴云反而让天气变得清爽,正好适合赴约去田野游玩。这里用天气突变暗喻人生聚散无常。

中间八句转入宁静的田园画面:茂密树林环绕着皇家猎场("严籞"),清澈溪流在此交汇。白鹭从丰茂草丛惊飞,蝉鸣在高枝上断续作响。这时友人马车已远去,想再共饮一杯却难实现。最妙的是"谁令语言适"这句——明明刚才聊天还很投机,怎么分别后反而更思念了?这种矛盾心理抓得很准。

后八句笔锋转向道观奇遇:雨后初晴,诗人骑马轻快地来到仙真祠。道士披衣相迎,殿宇在凉意中高低错落。这里出现两个道教典故:黄鹄(仙鸟)自来相伴,青竹可当坐骑(传说仙人费长房骑竹杖化龙)。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其实修仙方法就在身边,只是你我之间还隔着那片池塘啊——既像说道教真谛触手可及,又像说与友人终究隔着一层距离。

全诗妙在将三个场景无缝衔接:暴雨的激烈、田园的宁静、道观的神秘,共同烘托出"相聚短暂,别后怅惘"的主题。最后用修仙典故,把普通的送别升华到对精神超脱的追求,让离愁有了更深的哲学意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