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叠颖丛条以欲流,午阴浓处听鸣鸠。
儿童赌罢榆钱去,狼藉春风漫不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乡村图景,充满生活气息和童趣。

前两句写景:茂密的枝叶层层叠叠,绿得仿佛要滴出水来;正午树荫最浓的地方,传来斑鸠的啼叫声。这里用"欲流"形容浓密的绿色,仿佛绿色都有了流动感,画面立刻鲜活起来。斑鸠的叫声更增添了春天的生机。

后两句写人:孩子们玩完赌榆钱的游戏跑开了,只留下满地散落的榆钱,在春风中随意飘散。"赌榆钱"是古代儿童春季常玩的游戏,用榆钱当赌注,充满童真野趣。"狼藉"和"漫不收"的描写,既表现出孩子们玩闹后的随意,也暗示春风的无拘无束,整个画面活泼自然。

全诗妙在把静景(丛条、午阴)和动景(鸣鸠、儿童)结合,通过"榆钱"这个春日特有的意象,将自然界的春风和人类的童趣融为一体。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这些生动细节的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对春日生机和童年乐趣的喜爱。最精彩的是最后"狼藉春风漫不收"这句,仿佛连春风都变得调皮起来,和孩子们一样玩得忘乎所以了。

鲁訔

(1100—1176)秀州嘉兴人,徙居海盐,字季钦,号冷斋。高宗绍兴五年进士。为馀杭主簿。累迁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力学强记,刻意古文,喜论天下事。曾廷对述安危、治乱、边防形势甚备。又两上万言书,极陈利病。历官务行所学,轻财重义。有《杜诗注》、《杜工部诗年谱》、《蒙溪已矣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