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千山雪霁图

吴松绫子千峰辟,笔穷造化疑神役。
长林萧瑟同云稠,松髯藤蔓失其碧。
南溪老叟蚤探梅,红衫箬笠携杖来。
呼童折花过石梁,一路寒香带雪回。
坐看霁色开云坞,巉岩山势如蹲虎。
中有飞瀑走玉龙,山头树树皆含雨。
残雪未消日欲昏,清溪几曲绕衡门。
行行更入深山去,不知何处是归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山林的壮美画卷,充满了动静结合的自然趣味和隐逸山野的生活气息。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丝绸般的画卷上,千座雪峰像被神仙用画笔劈开,森林在阴云中沙沙作响,松树和藤蔓都披上了雪白外衣。这里用"疑神役"形容画技高超,仿佛有神力相助。

中间八句聚焦一位红衣老翁的雪中探险:他像侦探一样早早出门寻梅,红衫斗笠配竹杖,在石桥上指挥小童折梅枝,带着满身梅香和雪花归来。随后镜头转向放晴的山谷——岩石像蹲着的老虎,瀑布像奔腾的玉龙,树梢挂着融化的雪水,就像每棵树都在下雨。

最后四句转入黄昏时分的静谧:残雪映着夕阳,溪水绕着茅屋转圈,行人往深山越走越远,渐渐迷失在雪雾中。结尾"不知何处是归村"就像我们刷短视频时突然滑到的治愈系画面,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既有"红衣老翁踏雪寻梅"的特写镜头,又有"玉龙瀑布""蹲虎岩石"的航拍画面,最后以朦胧的山水黄昏收尾,把雪后山景的奇幻和山居生活的闲适完美融合。最妙的是"寒香带雪回"这句,仿佛隔着屏幕都能闻到梅香混着冰雪的清新气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