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唐境十八盘岭口占一绝以纪实

十八盘岭柏岩西,叠翠层峦路欲迷。
直到山巅云隐处,我身恍似与天齐(光绪廿八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险峻的"十八盘岭"时的震撼体验。前两句用白描手法交代地点:在柏岩西侧的十八盘岭,山路像蛇一样盘旋在层层叠叠的苍翠山峦间,复杂得让人几乎迷失方向。后两句突然拔高视角:当终于登顶时,云雾缭绕的山巅让作者产生"与天齐高"的错觉,这种夸张的比喻生动传递出征服高山后的豪迈之情。

全诗最妙的是"恍似"二字——既如实记录了高山给人的压迫感,又暗含"人定胜天"的自信。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巅峰,既是真实的山景,也象征着人生奋斗的目标。短短28个字里,有具象的盘山道、苍翠山林、缭绕云雾,更有抽象的人生感悟,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注:光绪廿八年即1902年,当时这类纪行诗常用来记录旅途见闻,但此诗明显超越了简单的游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人"登山则情满于山"的审美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