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颂七首 其七

数日春晴退水痕,落花如抱拥藤根。
过尽游人浑不见,又随波浪下前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水边的一幅宁静画面,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景:连续几天放晴后,河水退去,岸边露出被水浸泡过的痕迹。凋落的花瓣被水流冲到藤蔓根部,仿佛温柔地环抱着藤根。这里用"如抱"的拟人手法,让落花显得多情而依恋。

后两句写人:热闹的游人都已离开,岸边恢复寂静。这时诗人注意到那些花瓣并未停留,而是随着波浪悄悄漂向下游的村庄。这里用"浑不见"与"又随"的对比,突出了自然景物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从容姿态。

全诗通过"水痕-落花-游人-波浪"的流动意象,展现了春天万物更替的自然规律。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捕捉到游人散去后自然界仍在默默运转的美——花瓣的漂流像一场安静的告别仪式,传递出对生命循环的淡然感悟。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