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其一百五十六

家住钱塘四百春,匪将门阀傲江滨。
一州典故闲徵遍,撰杖观涛得几人(八月十八日侍家大人观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龚自珍写自己家族在钱塘江畔生活了四百年的自豪感,但重点不在于炫耀门第,而是表达一种文化传承的从容态度。

前两句说"我家在钱塘江边住了四百年,但从不靠家族地位来显摆"。这里的"四百春"用春天代指年份,显得很有诗意。后两句更精彩,说"我把杭州的历史典故都研究遍了,但能陪着父亲八月十八看潮的人能有几个呢?"

诗人通过三个层次展现情怀: 1. 先摆出家族历史资本,但马上表明不靠这个压人 2. 显示自己精通地方文化,却用"闲徵遍"轻描淡写 3. 最后落在陪父亲观潮的温馨画面上,把文化底蕴转化为亲情时刻

最妙的是"撰杖观涛"这个细节,既点明时间(八月十八观潮节),又用"扶着拐杖"这个动作,把文化世家的厚重感转化为孝亲的温暖。全诗把家族荣誉、地方文化和天伦之乐完美融合,显得既大气又亲切。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