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谏议挽词三首 其二

命矣才中寿,天乎丧哲人。
逢时身已病,达晚志难伸。
清俭贫弥乐,文章老更醇。
贻谋有馀庆,孙子自振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一位名叫鲜于谏议的朋友而作,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痛惜,以及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

首联"命矣才中寿,天乎丧哲人"直抒胸臆:命运啊,让这位有才华的人只活到中年;老天啊,为何要夺走这样一位智者?开篇就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不平。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逝者的生平:他生逢其时却已患病("逢时身已病"),虽有远大抱负却难以实现("达晚志难伸")。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清贫自乐的生活态度("清俭贫弥乐"),而且越到晚年文章写得越纯熟("文章老更醇")。这里展现了一个在逆境中依然保持高尚情操的文人形象。

尾联"贻谋有馀庆,孙子自振振"是安慰之词:虽然逝者已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会让子孙后代受益,使家族继续兴旺发达。这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全诗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通过对比逝者的才华与命运、理想与现实,突出了他的人格魅力。最打动人的是诗中传递的那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精神高贵的生活态度,这种品格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