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陈总领五首 其二

太宗造唐刬隋乱,仁义结民过炎汉。
胡雏负恩逆天纪,忠义回天四方起。
嗟哉主将失纪律,百万秦人半为鬼。
浮云改变异今古,不谓前车眼中睹。
尝时潼关说歌舒,今日襄阳说皇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讲了两段历史教训,核心是说"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

前半部分讲唐朝故事:
1. 唐太宗靠仁政得天下,比汉朝更得民心
2. 但后来安禄山(胡雏)叛乱,因为将领(主将)治军不严
3. 结果百万百姓遭殃(半为鬼)

后半部分转到当下:
1. 历史就像浮云变幻,但错误总在重复
2. 当年潼关失守怪哥舒翰(歌舒),现在襄阳出事又怪皇甫
3. 用两个"说"字讽刺人们总是事后指责将领,却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对比:
- "潼关说歌舒"对应"襄阳说皇甫"
- 用相同句式表明历史在不断重演
- 像现代人说的"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全诗用具体历史事件作警示,说明治国带兵不能只靠个人能力,关键要建立好制度(纪律)。老百姓的命不能总为领导失误买单,这个道理古今通用。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