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饮衡甫郡庠即席示杨宾于世丈(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每过高斋俨若思⑴,森森八桂错金枝(谓旧时桂堂前八桂。)。
最难孤子重游地,未隔髫龄趋对时。
门外桑田沧海易,室中诗酒故人知。
黉宫香火證缘会(施之伯父与先君子先后官于湖。),僾见忾闻总不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朋友家喝酒时即兴创作的,表达了对故地重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每过高斋俨若思,森森八桂错金枝"写每次经过朋友的书斋都会陷入沉思,看到院中茂盛的桂树("八桂"指八棵桂树)交错的金色枝条。这里用桂树唤起回忆,暗示这个地方对作者有特殊意义。

颔联"最难孤子重游地,未隔髫龄趋对时"写最难得的是作为孤儿重游故地,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髫龄"指童年)在这里玩耍的情景。表达了物是人非的伤感。

颈联"门外桑田沧海易,室中诗酒故人知"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说门外世界变化很大,但屋内诗酒相伴的友情依旧。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友情的可贵。

尾联"黉宫香火證缘会,僾见忾闻总不离"写学堂("黉宫")的香火见证了他们的缘分,仿佛总能看见和感受到逝去亲人的气息("僾见忾闻"指仿佛看见听见已故亲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暗示这个地方承载着家族记忆。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身世之感、友情之笃和家族记忆融为一体。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中那些不变的情谊和记忆的珍贵。诗中"桑田沧海"的意象和"诗酒故人"的描写尤其打动人心,展现了中国人重视情义、感怀时光的文化传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