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祠

寒藤古木罨双扉,帝子荒祠枕翠微。
黄竹泪枯犹有恨,苍梧龙去竟无归。
神巫江上琼萧曲,山鬼云中蕙带衣。
何事婵媛多太息,骚人哀怨正声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神秘色彩的湘妃祠景象,通过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的交织,传递出深沉的哀怨之情。

前两句写祠堂的环境:枯藤老树掩映着破旧的门扉,湘妃的祠堂静静躺在青翠的山间。"寒""古""荒"这些字眼营造出荒凉寂寥的氛围,暗示这里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

中间四句引入神话典故:
- "黄竹泪枯"用舜帝二妃泪洒竹斑的传说,说竹子上的泪痕干了但怨恨未消
- "苍梧龙去"指舜帝葬在苍梧山后未能归来,突出生死永隔的遗憾
- "神巫江上"描写巫师在江边吹奏玉箫招魂的场景
- "山鬼云中"描绘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山鬼(湘妃化身),系着香草编织的衣带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将神话与现实交融,让哀伤的情绪更显空灵神秘。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为什么这里总弥漫着深长的叹息?因为像屈原这样的诗人越来越少,世间再难听到这种真挚的哀怨之声了。这里既是对湘妃悲剧的同情,也是对纯真情感逐渐消失的惋惜。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枯萎的植物、破败的建筑等具体景物,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
2. 通过神话人物(湘妃、舜帝、山鬼)的悲剧,引发对生死离别的永恒思考
3. 结尾将个人哀愁升华为对时代精神的反思,使诗意更加深远

就像一幅用文字描绘的写意画,既有具体可感的细节,又留有让人回味的空白,让读者在凄美的意境中感受到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