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宿山赋得暮云岩下宿

微风静林杪,红日下岩阿。明月出已满,白云归未多。

高应伴猿鹤,深不暗松萝。若弗为霖去,其如旱岁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傍晚到夜晚的宁静画面,同时暗含对自然力量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傍晚景色:微风停息,树梢安静下来,红日缓缓沉入山岩背后。这里用"静"和"下"两个简单的动作,营造出日落时分特有的安宁感。

接着写月亮升起,白云未散。一个"满"字形容明月圆满清亮,与"未多"的白云形成对比,展现夜空渐变的动态美。

五六句用拟人手法:高处仿佛有猿鹤作伴,深处松萝交织却不显阴暗。这里通过想象山中的动物和植物,赋予寂静山林以生命气息。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如果云彩不下雨,干旱的年景该怎么办呢?表面是担心天气,实则暗喻人才应当像及时雨一样造福百姓。这种由景入情的转折,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对现实的关切。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就像用文字勾勒的水墨画,先带我们欣赏山中美景,最后轻轻点出深刻寓意,展现了古人"寄情山水,心系苍生"的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