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西亭惠梅爱其香色赋诗

一枝疏淡在银瓶,虚实萧条冷气生。近嗅几回凭小几,贪看数起绕空楹。

支离形影元相得,寂寞心魂转自清。却想前人东阁里,孤花同赏不同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梅花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中的“一枝疏淡在银瓶”意味着诗人收到的是一枝略显稀疏清雅的梅花,插在白色瓶子中,画面简洁而明亮,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虚实萧条冷气生”则进一步强调了梅枝给人的清冷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空旷、清冷。

“近嗅几回凭小几,贪看数起绕空楹”描述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他不断地靠近梅枝去闻,甚至在一个小小的几案旁边坐了很久;他还多次在空旷的殿堂前徘徊,饶有兴趣地看着梅枝。这里的“几回”、“数起”说明诗人为了观赏此花情愿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足见梅花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

“支离形影元相得,寂寞心魂转自清”这一句,诗人借梅花的枝干和影子来比喻自己,暗示他与梅花的形态和精神上互相契合,感到一种清静和寂寞的美。“转自清”意味着这种清静和寂寞使他的心灵更加纯净。

最后一句“却想前人东阁里,孤花同赏不同情”,则是诗人联想到历史上前人也曾在茅舍阁楼里欣赏同样的孤独花朵,却因心境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这说明诗人不仅欣赏梅花的外在美,更感慨于梅花所寄托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给人带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其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梅花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朵花,更是诗人情感和精神状态的象征。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