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

十里荒烟接岸青,金焦疑对两浮萍。
连山北断江楼出,潮水东还海气腥。
机杼并愁鲛室尽,鼓鼙空向鹭门停。
归舟拟雪苍生泪,只恐君王不忍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京口(今镇江)一带的荒凉景象,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朝廷无力的无奈。

前四句写景:
* "十里荒烟接岸青":放眼望去,岸边荒草丛生,烟雾弥漫,一片萧条。
* "金焦疑对两浮萍":金山和焦山遥遥相对,仿佛江面上漂浮的两片浮萍,暗示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 "连山北断江楼出":连绵的青山在北面断开,江边的楼阁突兀地矗立着,更显荒凉。
* "潮水东还海气腥":潮水退去,带着海水的腥味,暗示着战乱带来的血腥气息。

后四句抒情:
* "机杼并愁鲛室尽":百姓们连织布的机杼都发愁,因为战乱导致生产停滞,生活困苦。("鲛室"指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百姓的家园)
* "鼓鼙空向鹭门停":战鼓声徒然在鹭门(厦门)停歇,暗示朝廷无力抵抗外敌,只能消极防御。
* "归舟拟雪苍生泪":诗人想要乘船归去,为百姓的苦难流泪,表达了对民众的深切同情。
* "只恐君王不忍听":但恐怕君王根本不愿意听这些民间的疾苦,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昏聩无能的愤懑和失望。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口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导致民生凋敝的痛心,以及对朝廷昏聩无能的愤懑。诗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