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谢别驾过淀山湖,登普光寺阁,次壁间马郎中诗韵

浮云终日作轻阴,寺下龙潭百丈深。
古刻尚存邢女记,好诗今与谢公吟。
风行淀水摇深碧,雨过松花落细金。
怕见南湖春草色,每来高阁倦登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游览淀山湖、登普光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生感慨的交融。

开头两句写天气和寺庙环境:整天飘着薄云的阴天,寺庙下方的龙潭深不见底。这里用"浮云"暗示人生无常,"百丈深"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深邃神秘。

中间四句是游览的重点:
- 提到寺庙里还保存着古代邢姓女子的碑刻,现在自己和谢公(朋友)在这里吟诗作对。古今对比,显出历史传承感。
- 微风吹过湖面泛起碧波,雨后的松花像细碎的金子般飘落。这两句用"摇深碧"和"落细金"的生动比喻,把自然景物写得灵动优美。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虽然景色很美,但看到南湖春草就会伤感,所以每次来都懒得登高望远。这里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忧郁,可能是对时光流逝或人生际遇的感慨。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既有自然风光的精细描绘,又暗含人生感悟。最妙的是最后的情感转折,让整首诗从单纯的写景升华到抒情,让读者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能体会到作者复杂的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