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苏仙祠
绛节回白马,青书收赤龙。
仙人在何计,烟霞锁晴峰。
荒祠冠其岭,千古凛灵踪。
粉堵尘网悬,石凹苔钱重。
我来款贵像,再拜虔且恭。
檀烟泄云白,茗粥浮新浓。
世事非所期,真游誓相从。
云轺几时来,微风韵寒松。
仙人在何计,烟霞锁晴峰。
荒祠冠其岭,千古凛灵踪。
粉堵尘网悬,石凹苔钱重。
我来款贵像,再拜虔且恭。
檀烟泄云白,茗粥浮新浓。
世事非所期,真游誓相从。
云轺几时来,微风韵寒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苏仙祠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
开头四句用色彩鲜明的画面感拉开序幕:仙人仪仗的白马、记载仙事的青书赤龙,营造出神秘氛围。但随即笔锋一转,用"烟霞锁晴峰"的朦胧景象暗示仙人踪迹难寻,为全诗定下追寻与怅惘的基调。
中间八句细致刻画祠堂景象:山顶的古祠庄严冷清,墙粉剥落挂满蛛网,石缝里长满青苔。这些细节不仅写出祠堂的荒寂,更通过"尘网""苔钱"等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诗人虔诚祭拜的场景中,檀香如云、茶粥飘香的描写,让肃穆的祠堂突然有了人间烟火气。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诗人明确表示对世俗毫无留恋,发誓要追随仙人真游。结尾处"云轺几时来"的期盼与"寒松"的萧瑟形成冷暖对比,既表达求仙的急切,又透露出求而不得的淡淡忧伤。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的交融:现实祠堂的破败与想象中仙境的绚烂形成对比,虔诚的祭拜仪式与超脱的求仙愿望相互呼应,最终在松风袅袅的意境中,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诗人通过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把对仙境的向往、对现实的疏离表现得既热烈又含蓄。
罗汝楫
(1089—1158)徽州歙县人,字彦济。徽宗政和二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阿附秦桧,与何铸论罢岳飞兵权,且劾王庶、刘子羽等有异议者。迁起居郎兼侍讲,除右谏议大夫,进侍御史、吏部尚书,出知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