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洞①

几年鳞甲蛰清渊,一旦飞腾石自穿。
遗迹谩存离旧隐,定应衔雨去朝天。

现代解析

这首《龙隐洞》用生动的比喻讲述了一个关于"蛰伏与腾飞"的故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几年鳞甲蛰清渊"就像在说:一条龙曾经多年潜伏在清澈的深渊里,就像有才华的人在等待时机。这里的"鳞甲"代指龙,也暗喻人的才能。

第二句"一旦飞腾石自穿"特别有画面感:当这条龙决定飞出来时,连坚硬的石头都被它穿透了。这就像在说当一个人真正发挥实力时,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他。

第三句"遗迹谩存离旧隐"说的是龙离开后,只留下曾经住过的痕迹。就像人取得成就后,过去默默努力的地方只剩下回忆。

最后"定应衔雨去朝天"最精彩:这条龙一定是含着雨水飞向天空的。这里的"朝天"既指飞向天空,也暗指去朝廷效力,把自然现象和人生抱负完美结合。

全诗最妙的是用龙的故事来讲人的成长:从默默积累到一鸣惊人,从蛰伏到腾飞。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期准备后迎来突破时刻。诗人用大家都知道的龙的形象,让这个励志故事既神秘又亲切,石头被穿透的夸张描写更让人感受到突破时的力量感。

张埏

张埏,字叔信,号银峰,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孝宗乾、淳间,以承议郎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以朝奉大夫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除广西提刑(《粤西金石略》卷一○)。嘉泰二年(一二○二),由湖北转运使改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二)。开禧三年(一二○七),为广东提刑,与宫观(同上书七四之二五)。嘉定元年(一二○八),落职罢祠(同上书七四之二九)。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