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山

叠石为山底用高,经丘蓦岭欲平桥。
青林屈曲崎岖过,疑有碧花无数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造小山景的巧妙构思,充满生活趣味和想象力。

前两句写堆石造山的智慧:不需要堆得很高("底用高"),只要让山丘和山岭的轮廓自然起伏("经丘蓦岭"),再搭配一座小桥,就能营造出山野的意境。这里体现了古人"以小见大"的造景智慧,用有限空间创造无限想象。

后两句转向动态体验:穿过曲折的青翠树林("青林屈曲"),走在崎岖小路上时,突然被点点碧色吸引,让人误以为是无数仙桃("碧花无数桃")。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生动,可能是阳光透过树叶的光斑,或是真实的小花,诗人故意不说破,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全诗妙在将人工景观写出自然野趣,通过"疑有"二字把现实与幻想连接起来,让普通的庭院假山瞬间有了神话色彩。这种在日常中发现诗意的眼光,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