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钟

酒醒残月明,攲枕听钟声。
风露秋将晚,家山梦辄惊。
客尘侵老鬓,官职借虚名。
却羡僧无事,此心如水清(同上书页一四三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酒醒后的孤独感受,以及对自由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酒醒残月明"就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半夜酒醒,看到天边将落的月亮,说明这人睡得并不安稳。"攲枕听钟声"写他靠在枕头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这个动作显得很落寞。

"风露秋将晚"点明这是深秋时节,晚风带着露水的凉意,暗示人生已到暮年。"家山梦辄惊"写他做梦都会梦到故乡,但总是惊醒,说明思乡之情很深,却无法回去。

"客尘侵老鬓"用灰尘染白鬓发这个形象,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岁月让自己衰老。"官职借虚名"则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觉得所谓官职不过是个虚名。

最后两句"却羡僧无事,此心如水清"是全诗的亮点。诗人羡慕僧人无牵无挂的生活,心灵能像清水一样纯净。这其实是在表达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反衬出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整首诗就像一个人在深夜的独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了很多中年人都有的感受:对家乡的思念、对忙碌生活的疲惫,以及对心灵自由的渴望。特别是最后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很容易让现代读者产生共鸣——谁不向往那种没有压力、内心平静的生活呢?

潘玙

潘玙(一作屿),四明(今浙江宁波)人(《诗家鼎脔》卷上)。与柴望、贾似道等有交。有《鄮屋拙藁》(《诗渊》),已佚。潘玙诗,据《诗家鼎脔》、《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