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萧汉文去清江浦任职时写的,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前程的祝福。
开头两句用何逊的典故(南朝诗人何逊曾在扬州咏梅),说朋友不必像何逊那样远赴扬州,刚到淮南就停船赴任了。这里既点明了朋友的目的地,又暗含"不必远行也有好前程"的祝福。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
- "东阁官梅"(官府里的梅花)代表永恒的名声,"小山丛桂"(山野的桂花)象征当下的美好,说朋友既能建功立业也能享受生活。
- "考工记"(古代工艺典籍)和"都水"(水利工程)都是实用学问,暗示朋友此去是要发挥治理才能,把工作做得漂亮。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诗人回忆起和友人在江边订下的约定——要一起披着锦袍在月下同游。这个温馨的约定既冲淡了离别的伤感,又表达了"虽暂时分离,但友情长存"的心意。
全诗妙在:
1. 用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作比,把送别写得雅致不伤感
2. 既有对朋友能力的信任("运筹""成功"),又有真挚的私人情感
3. 最后月下同游的约定,让整首诗在理性祝福外多了温暖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