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鄂州

客帆收处近江城,偶遇乡人问去程。梦渚白蘋寒雁下,汉阳红树暮烟生。

故乡又是经年别,夜月空怜几度明。吟倚篷窗思无限,几家砧杵散秋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停靠鄂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漂泊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开头两句写实景:旅人的船在靠近鄂州城时收帆停泊,偶然遇到同乡便打听前路。这里"偶遇乡人"的细节很妙,既暗示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又带出下文对家乡的思念。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眼前景与心中情:眼前是白蘋洲上寒雁飞落,汉阳城边红树笼罩暮烟,这是典型的秋日黄昏萧瑟之景;而心里想的是又一年没能回到故乡,只能空对明月寄托思念。白蘋、红树的色彩对比,寒雁、暮烟的动态描写,都让画面格外生动。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倚着船窗吟诗,思绪万千,这时四周人家的捣衣声在秋风中飘散。这个结尾特别有生活气息,用日常的捣衣声来衬托孤独,让抽象的"秋思"变得具体可感。捣衣声既是实写秋夜生活场景,也暗含"万户捣衣声"的典故,让人联想到家家户户准备寒衣的温馨,反衬出游子的孤寂。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秋江暮色,又像一首思乡曲,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以及通过寻常景物传递出的浓浓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