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洲
人之生也直,此君亦如是。
我酷爱此君,臭味相本相似。
方其出地初,一种根萌异。
刚特俨不回,钧石莫障蔽。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渍。
玉成修茂姿,表表在天地。
其静专似仁,其动闢似智。
其肃然似礼,其凝然似义。
虚中纯白生,似信不容伪。
在人该五常,在天足五气。
六月苍苍寒,不附炎热势。
雨雪披猖中,弹压万凋瘁。
似正色立朝,忠诚著於世。
似广厦万间,共荫足以庇。
似闻伯夷风,顽廉懦立志。
似坚子卿节,夷险无二致。
似见鲁仲连,不复论鄙事。
似识元紫芝,顿消名与利。
子陵钓严滩,太公钓璜渭。
风月一竿中,相从神骨契。
持此叩竹洲,考功言外意。
我酷爱此君,臭味相本相似。
方其出地初,一种根萌异。
刚特俨不回,钧石莫障蔽。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渍。
玉成修茂姿,表表在天地。
其静专似仁,其动闢似智。
其肃然似礼,其凝然似义。
虚中纯白生,似信不容伪。
在人该五常,在天足五气。
六月苍苍寒,不附炎热势。
雨雪披猖中,弹压万凋瘁。
似正色立朝,忠诚著於世。
似广厦万间,共荫足以庇。
似闻伯夷风,顽廉懦立志。
似坚子卿节,夷险无二致。
似见鲁仲连,不复论鄙事。
似识元紫芝,顿消名与利。
子陵钓严滩,太公钓璜渭。
风月一竿中,相从神骨契。
持此叩竹洲,考功言外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题竹洲》是一首借竹子来赞美高尚品格的咏物诗。诗人用竹子比喻君子,通过描写竹子的各种特性,来展现理想中的人格魅力。
诗的开头就说"人生要正直,竹子也是这样",直接把竹子和人的正直品格联系起来。诗人说自己特别喜欢竹子,因为竹子的"气味"(这里指品格)和自己很相似。
接下来诗人详细描写竹子的各种特点: 1. 竹子刚长出来时就很特别,笔直向上,连大石头都挡不住它。 2. 经过日夜生长、雨露滋润,竹子长得高大挺拔,在天地间特别显眼。 3. 竹子安静时像仁者,随风摆动时像智者,肃立时像守礼之人,凝立时像重义之士。 4. 竹子中间是空的,象征内心纯净,不容虚伪。
诗人认为竹子体现了人的五种美德(仁义礼智信),也像自然界的五种元气。即使在炎热的六月,竹子依然保持苍翠,不随波逐流;在雨雪中,它依然挺立,不像其他植物那样凋零。
后面诗人用历史上著名人物来比喻竹子: - 像忠诚的朝臣 - 像庇护百姓的广厦 - 像让顽劣之人变廉洁的伯夷 - 像坚守节操的苏武 - 像不屑谈论俗事的鲁仲连 - 像看淡名利的元紫芝
最后提到严子陵和姜太公钓鱼的故事,说他们和竹子一样超脱。诗人说要把这些感悟拿去请教"竹洲"的主人,体会诗中的深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把竹子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竹子的形象。 2. 通过竹子赞美正直、坚韧、淡泊等美好品格,很有教育意义。 3. 运用大量历史典故,让诗歌更有文化底蕴。 4. 语言虽然有些古雅,但比喻都很形象,容易理解。
简单说,这首诗告诉我们:做人要像竹子一样正直坚强、虚怀若谷、不畏艰难,保持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