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峡坐风怀白香夫子

潭空雨过默龙声,泉漱虹飞石磴明。涧水曲缘村外落,炊烟低傍树中生。

重来拨草寻诗径,不坐逢人问峡名。记得千秋题句在,峰岩同忆桂林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清新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怀旧情感。

前四句写景:
雨后龙潭安静得听不到龙吟声(用"默龙声"形容潭水平静),山泉冲刷岩石形成彩虹,石阶被雨水洗得发亮。溪水沿着村庄外围弯弯曲曲地流淌,做饭的炊烟从树林间低低升起。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山村雨后的清新景象,用"虹飞""石磴明"等动态描写让画面活了起来。

后四句抒情:
诗人重游故地,拨开草丛寻找当年作诗的小路,遇到当地人也不急着打听地名(说明他对这里很熟悉)。他记得当年在岩壁上题写的诗句,望着山峰岩石,不禁想起桂林城的往事。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通过"拨草寻诗径"这个细节,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全诗特色:
1. 动静结合:既有"泉漱虹飞"的动态美,又有"潭空雨过"的静态美
2. 由景入情:从眼前景自然过渡到心中情
3. 生活气息:炊烟、村落的描写让山水诗更接地气
4. 巧妙用典:"龙声"的传说给普通水潭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普通的雨后山景写得充满诗意,又通过寻找旧诗径的举动,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让读者感受到他对自然和文学的双重热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