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春日乡村图景。开头点明地点——洛阳桥南边一位学者的家,青翠树林与远山遥遥相对,山势倾斜有致。春风带着细雨轻轻吹拂,主人家的柴门虚掩着,显得格外闲适。最妙的是结尾:满树杏花绽放时,黄莺在枝头欢快啼鸣,声音与花香交织,瞬间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诗人通过"青林""碧山""细雨""杏花"这些清新自然的意象,不着痕迹地传递出隐士生活的雅致。柴门虚掩的细节暗示主人不慕繁华的性情,而莺啼与杏花的组合则巧妙抓住了春天最动人的瞬间。全诗就像用文字绘成的水墨画,没有华丽辞藻,却在平淡中见真趣,让人读后仿佛能闻到雨后杏花的清香,听到婉转的鸟鸣,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美好。这种用简单语言营造深远意境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最迷人的魅力所在。
蒋山卿
明扬州府仪真人,字子云,号南泠。正德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以谏武宗南巡被杖,谪前军都督府都事。世宗立,召复故官,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有《南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