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呈珉禅师

我来何幸识支郎,百丈峰头宝月光。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
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戏呈珉禅师》。诗中描述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一场玩笑对话,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自称为“支郎”,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谦称,表示自己很幸运能够认识禅师。接着,诗人赞美禅师如同百丈峰头的宝月光一样,质薄但珍贵。这里的“质薄”指的是禅师虽然外表平凡,但内心却非常纯净和坚定;而“燕颔”则是指人面庞英俊,这里用来比喻禅师的外貌。

然后,诗人感叹自己的前途艰难,就像龟肠一样曲折。这里的“龟肠”是指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和挫折,而“燕颔”则表示人的命运多变,难以预料。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和禅师的人生经历。

接下来,诗人开始描述自己与禅师之间的对话。他问禅师:“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头发逐渐变白,而禅师的眉毛中间却依然保持着一点黄色。这两句话表面上看似在开玩笑,但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对自己年老色衰的无奈和对禅师青春不老的羡慕。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他说:“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这句话的意思是:坐在锦溪边看着秋天的河水宽广无垠,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的船上。这里的“锦溪”是指美丽的河流,而“理归艎”则是指整理好行装准备回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幽默的对话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