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山林在韦曲西塔陂) 其六

风磴吹阴(一作梅)雪,云门吼瀑泉。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一作得)装绵。
野老来看客,河鱼不取钱。
只疑淳朴处,自有一山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郑广文在山林间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野趣和人情温暖。

前四句写山林景色和身体感受:山间石阶上的风卷着阴冷的雪(或梅花),瀑布从云雾缭绕的山口奔涌而下,吼声如雷。酒醒后想躺在竹席上休息,衣服单薄觉得冷,想加件棉衣。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中的清寒与壮美。

后四句转向人情描写:当地村民热情地来看望客人,慷慨地送上河鱼却不收钱。这种淳朴的民风让诗人惊叹,仿佛这里自成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诗人通过"淳朴"二字,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全诗用对比手法:前段写自然环境的冷峻,后段写人情的温暖;前段写身体的寒意,后段写心灵的触动。最后"自有一山川"的感慨,既是对这片山水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世俗社会的疏离感。杜甫用平实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山林游玩写得充满诗意和深意。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