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马尾松的形象,并借树喻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前两句"亭亭垂翠盖,趺坐一僧来"用拟人手法,把松树比作一位高僧。松树挺拔如高僧打坐,树冠像翠绿的伞盖垂下,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道出松树的无奈。"梁栋非吾事"说松树不愿做房屋栋梁,"青黄是木灾"暗指树木被砍伐的命运。"枝连拂衣石"写松枝轻拂僧人打坐的石台,"凉荫译经台"说树荫为翻译佛经的僧人遮阳。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暗示松树虽不愿被利用,却仍在默默奉献。
最后两句"樗散拚人弃,摩挲愧汝才"是点睛之笔。作者自比无用的樗树(臭椿),感叹自己才能被埋没,面对这棵有才德的马尾松,不禁感到惭愧。这里既有对松树的赞美,也流露出怀才不遇的苦闷。
全诗借松树写人生,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有用之才被闲置,无用之人反得重用"的社会现象的讽刺。语言清新自然,寓意深刻,展现了古代文人借物抒怀的典型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