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亭为飓风所摧
葵叶为蓑蓑在身,风吹不去长随人。蓑为亭子风不许,捲入空冥要吹汝。
天生葵叶作君蓑,汝不被蓑蓑自去。蓑归来兮休乱飞,吾将以尔为毛羽。
白茸茸兮似鹭鸶,伏芦花兮无人知。以笠为亭无不可,吾生无分居茆茨。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轻松幽默的语调,讲述了一件生活小事:诗人用葵叶做的蓑衣被风吹走的故事,却写出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前四句像讲笑话:平时穿在身上的蓑衣,风怎么都吹不走;可一旦把蓑衣挂在亭子上,风就非要把蓑衣卷走。这里用拟人手法,说风像个任性的小孩,故意和诗人作对。
2. 中间四句诗人开始和蓑衣对话:葵叶天生就是给你当雨衣的,你不穿它,它当然要飞走啦!诗人还哄蓑衣回来,说要把蓑衣变成羽毛,像白鹭一样藏在芦花丛里。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特别可爱。
3.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用斗笠当亭子也行啊,反正我这辈子注定住不起茅草屋。表面是自我调侃,实则透露出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诗人用轻松的语气,把穷日子过得像游戏一样有趣。
全诗妙在把日常琐事写得妙趣横生,葵叶蓑衣、风、亭子都像有了生命。诗人不抱怨贫穷,反而用想象力把简陋的生活装扮得诗意盎然,这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智慧,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