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杂咏九首 其七
七国纷龙战,天运厄阳九。
藉藉纵横术,侯门竞奔走。
张仪犹有舌,苏秦亦甚口。
天地如瓦崩,宁云功在狗。
秦皇令逐客,一怒骇群丑。
惜用李斯言,仍为鼠狐薮。
横政无道揆,横民无法守。
在薛非居州,闭门惟泄柳。
阶乱靡有定,苟治何能久。
卓哉信陵君,夷然饮醇酒。
藉藉纵横术,侯门竞奔走。
张仪犹有舌,苏秦亦甚口。
天地如瓦崩,宁云功在狗。
秦皇令逐客,一怒骇群丑。
惜用李斯言,仍为鼠狐薮。
横政无道揆,横民无法守。
在薛非居州,闭门惟泄柳。
阶乱靡有定,苟治何能久。
卓哉信陵君,夷然饮醇酒。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战国乱世为背景,用辛辣的笔触讽刺了当时的社会乱象和政治黑暗。
开头描写战国七雄混战不休,天下动荡不安。那些所谓的谋士(如张仪、苏秦)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在权贵之间投机钻营。诗人用"天地如瓦崩"形容时局崩溃,讽刺这些人的所谓功业不过是"功狗"(比喻徒有其表,实则无用)。
接着提到秦始皇"逐客令"事件,虽然一时震慑了小人,却因听信李斯之言,最终朝廷仍被奸佞(鼠狐)占据。诗人借此批评暴政横行、法度崩坏的社会现实——统治者没有原则,百姓目无法纪。
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表达理想:
- 用"薛地非居州"(指孟子弟子居州在薛地无法施展抱负)和"泄柳闭门"(鲁国贤人泄柳因不满朝政闭门不出)的典故,说明乱世中正直之人难以作为。
- 盛赞信陵君(战国四君子之一)在乱世中保持清醒,选择"饮醇酒"的淡泊态度,暗示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核心思想:
这首诗像一面镜子,照出权力斗争的荒诞——野心家上蹿下跳,制度形同虚设,而真正的贤者只能独善其身。诗人表面写战国,实则暗讽所有黑暗政治,最后用信陵君的形象寄托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