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华阳窝辞 筑层楼辞

楼愈高兮世愈遥,平壤兮层霄。
松遇风风遇松兮,信美而弗超(原作迨,据翁本、孔本、鲍本改)。
笙籁兮云陂,波涛兮雪川。
梦已隔而弗闻兮,矧浮尘之入飞烟。
楼安得兮袤阜,松安得兮穹岩。
大分有终兮大空无终,斯时有群仙之是从兮,它时无一人之与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世界,核心思想是“站得越高,离世俗越远”,用对比手法展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开头用高楼与平地的对比,说楼越高(象征精神境界越高),离世俗就越远,就像平地与云霄的距离。接着用松树与风的互动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风吹松树,松树也影响着风,这种相互成就的美景是世俗无法超越的。

中间部分用音乐(笙籁)和自然景观(云坡、雪浪)构建仙境般的画面,但突然转折:这些美好连梦里都难以触及,更何况现实中的尘埃(比喻俗世烦恼)?这里流露出对现实的失望。

随后诗人发出追问:哪里能找到理想中的广袤山丘(比喻容身之所)?哪里能找到生长在悬崖上的松树(比喻志同道合者)?最后用哲学思考收尾:物质世界终会消亡,但宇宙永恒;此刻或许能与群仙为伴(指精神自由),但终究要独自面对孤独。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高楼、松树等常见意象,把抽象的精神追求变得具体可感
2. 通过“云坡雪浪”与“浮尘飞烟”的强烈对比,形成视觉冲击
3. 结尾的孤独感让理想主义回归现实,引发共鸣——再美好的追求,最终都要独自坚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