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嘉兴府城一带的民生状况,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诗的开头点明嘉兴与苏州(金阊)、秀水相邻,但两地的收成却截然不同——这边丰收,那边歉收。诗人起初想不通这背后的道理,后来才明白是地方官员(大吏)故意囤积粮食(屯泽),导致百姓陷入困境。官员们只顾自己利益,不肯体恤百姓的苦楚(肯使斯民叹向隅)。
中间四句展现了民间疾苦:百姓流离失所,挣扎在生死边缘(沟壑流离),诗人希望能广泛救济他们(期普济);城乡之间贫富差距极大(城乡辏僻从来异),但诗人仍心系每一个受苦的普通人(不获吾犹廑一夫)。
整首诗用对比手法(丰/歉、官/民、城/乡)揭露社会不公,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而是通过具体画面(流民、囤粮的官员)让读者感受到现实的残酷,最后一句"不获吾犹廑一夫"尤其动人,体现了他"一个都不能少"的悲悯情怀。这种对底层人民的真诚关注,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