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兵曹谪官兴化(旧为中舍)

佐邑官閒莫厌卑,昭阳山下正花时。
愁中襆被辞兰省,梦里挥毫忆凤池。
淮海潮声流别恨,都门柳色赠离枝。
汉庭才子多承谴,立马须瞻董相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写给朋友陈兵曹的送别之作。陈兵曹从中央部门(兰省)被贬到地方小城(兴化)任职,诗中既有安慰劝解,也暗含对朝廷人才政策的不满。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 安慰朋友(前四句):
- "佐邑官閒莫厌卑":劝朋友别嫌弃地方官职小,暗示小地方反而清闲自在。
- "昭阳山下正花时":用春日花开的美景宽慰朋友,贬谪之地风景不错。
- "愁中襆被辞兰省":理解朋友离开中央部门的愁苦(兰省指中书省,是重要中央机构)。
- "梦里挥毫忆凤池":朋友梦里还会想起在皇宫(凤池)起草诏书的辉煌过去,体现对才能被埋没的惋惜。

2. 送别场景(五六句):
- "淮海潮声流别恨":用潮水声比喻离愁,朋友将去淮海地区的兴化。
- "都门柳色赠离枝":京城门外的柳枝成为送别信物,这是唐代以来常见的送别意象。

3. 深层讽刺(结尾):
- "汉庭才子多承谴":表面说汉代才子常被贬,实际暗指当下朝廷不会用人。
- "立马须瞻董相祠":用汉代董仲舒的典故(他曾被贬后又受重用),暗示朋友将来还有机会。董相祠的存在暗示这个地方历史上也出过人才。

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
1. 把安慰藏在景物描写中,不说教却很暖心
2. 用"汉庭"借古讽今,既给朋友留面子,又批评了朝廷
3. "梦里凤池"与"醒时小城"的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4. 结尾用历史人物作比,给朋友希望又不显得虚假

诗人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委婉批评了当时压抑人才的政治环境,这种含蓄的批评方式正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