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步韵

矶头往岁曾漂泊,恍惚层空舞孤鹤①。
皇华照眼今登楼②,步屧轩昂意开廓③。
主人本属杜陵豪④,玉壶载酒青丝络⑤。
鄂渚城中十万家,望我如在通明阁⑥。
峻极于天祝融峰⑦,焕乎有文太和宫⑧。
合与此楼为三杰,地位稍远地脉通。
老夫家住苍梧郡,欲归奈阻洞庭风⑨。
朝驾白云暮即到,安得仙术如回翁⑩?
凭高访古求乡彦⑾,朝市山林各居半⑿。
孟、郭前朝老隐沦⒀,善、邕父子流词翰⒁。
方今作者有芦泉⒂,谁谓古人不可见!
狂吹铁笛声撼天,曲罢梅花飞满面⒃。
江山无语谢发挥,民物有情谁综练⒄。
主人毋浮我太白⒅,渴我思欲吞江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黄鹤楼时有感而发,通过今昔对比和丰富想象,展现了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开篇用"矶头往岁曾漂泊"回忆过去漂泊经历,以"孤鹤"形象暗示曾经的孤独。如今重登黄鹤楼,在"皇华照眼"的明亮光景中,心情变得开阔昂扬。主人盛情款待("玉壶载酒"),城中百姓仰望如见神明,表现出作者此刻的意气风发。

中间部分将黄鹤楼与祝融峰、太和宫并称"三杰",展现对壮丽山河的赞美。随后笔锋一转,用"老夫家住苍梧郡"带出思乡之情,但洞庭风阻归途,只能幻想像仙人吕洞宾(回翁)那样驾云归去,透露出些许无奈。

后段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追忆:隐士孟浩然、郭某,文人善、邕父子,以及当代才子芦泉,表达"古今人才相继"的感慨。"狂吹铁笛"的豪迈画面与"梅花飞满面"的唯美意象形成强烈反差,展现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

结尾处"江山无语"与"民物有情"的对比,暗含对现实社会的关切。最后以豪饮作结,"吞江汉"的夸张想象,既呼应开篇的豪情,又留下余韵。全诗在历史与现实、豪放与婉约之间自如切换,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开阔的胸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