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与亲友同游二圣禅林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禅意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净生活的向往。
首联"苍枝矫矫欲盘空,高阁泠泠受远风"用拟人手法写古树枝干苍劲有力,仿佛要盘旋升空;高阁清冷,静静承受着远方吹来的风。一"欲"一"受",让静景充满动感。
颔联"怪石枯藤随意古,砌花畦草自然工"继续写景:奇形怪状的石头与干枯的藤蔓随意组合却显得古朴,台阶边的野花和菜畦里的杂草未经修饰却自然精巧。这两句透露出禅宗"随缘任运"的思想。
颈联"六朝遗事残钟外,千佛生涯晓籁中"转入怀古:六朝往事都消散在断续的钟声之外,千百尊佛像的岁月都融入清晨的自然声响里。将历史沧桑与佛门永恒并置,形成时空上的张力。
尾联"我亦冥心求圣果,十年梦落虎溪东"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我也在潜心修行追求正果,十年来魂牵梦萦的都是这虎溪东边的禅林。用"梦落"二字,将多年的向往写得既执着又空灵。
全诗以游禅林为线索,先写眼前实景,再发思古幽情,最后落回自身修行。语言清新自然却意境深远,将禅林景致与修行心境完美融合,展现出诗人对清净佛门的深切向往。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