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晚唐诗人赵紫芝的怀念和对诗歌传承的思考。
前两句说晚唐诗派后继无人,好不容易出现一个赵紫芝这样的才子,可惜又很快离世了。"复已而"三个字透露出深深的惋惜。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达怀念:看着月亮却招不回逝去的诗魂,见到梅花仿佛又看到赵紫芝清雅的风采。"青冢魄"指逝去的诗人,"紫芝眉"用赵紫芝的名字巧妙双关,既指梅花又指诗人。后两句感叹像赵紫芝这样的"四灵"诗人太少,千古诗坛永远记得这样的奇才。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赵紫芝去世后该向谁学习呢?诗人给出的答案是杜甫(少陵)。这里既表达了对赵紫芝的追思,也强调了诗歌创作要回归杜甫这样的经典。全诗情感真挚,用"月""梅"等意象营造出清幽意境,在追忆中探讨了诗歌传承的重要命题。
徐集孙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