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朋友平甫的,借越州(今绍兴)的历史和现状,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生疾苦的思考,以及个人仕途的复杂心情。
前四句写越州的历史地位:六朝时这里就是东部重镇,一直属于一流城市。如今天下统一,但越州仍保留着军事要地的身份("万兵"指驻军,"元侯"指地方长官)。这里暗含对比——国家虽然统一了,但地方上仍需重兵把守,暗示太平表象下的隐忧。
中间两句写眼前景象:越州山水依旧壮美,适合登高望远;但城里百姓却被繁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空残"二字很沉重,说再好的风景也掩盖不了民生凋敝的现实。
最后两句是个人感慨:我这次赴任怀着无数忧虑,不知道还能不能像从前那样纵情吟诗。这里引用王维的诗句(关于白蘋洲的典故),暗示在现实压力下,文人雅兴可能难以保持。整首诗把历史沧桑、社会矛盾和个人心境巧妙融合,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忧患意识和作为诗人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