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修道者形象,展现了淡泊宁静的生活境界。
前四句介绍这位詹道人:他住在山北,在当地很有名望。乍听他说话觉得简单,但相处久了才发现他精神世界清澈通透。这里用"疑简"到"益清"的转变,展现了道人表面朴素、内在高深的修为。
五六句用生活细节刻画道人的清贫与自在:夜里盖着粗糙的楮皮白被,归家时像野鸭般轻快行走。这两个画面既写实又有意境,白被对应心灵纯净,轻快的脚步暗示无牵无挂。
最后两句是诗眼,点明主旨:只要内心宁静,住的地方就是仙境,何必刻意追求天宫玉京呢?这是对修道真谛的诠释——修行不在场所,而在心境。诗人用反问句式,让这个道理更有说服力。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传递出"心静即仙境"的哲理,赞美了詹道人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就像诗中描写的道人一样,初读简单,细品方觉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