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快雨霁亭千,晴曦作春妍。
邻曲饶胜士,共开浮枣筵。
中流惬啸咏,隐浪金壶偏。
红芰初出水,捧剑疑来前。
缅怀兰亭会,七百八十年。
可怜右军痴,生死情缠绵。
由来彭殇齐,顾或谓不然。
吾党殆天放,卜夜就管弦。
尺六细腰舞,女袖轻回旋。
且毕今日欢,不问来者传(同上书卷一三九九三引《丹阳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的欢乐场景,同时穿插了对历史典故的感慨,整体氛围既轻松又带着一丝哲思。

第一部分:春日宴会的欢乐(前八句)
雨后初晴,阳光让春色更加明媚。邻居中多有才俊之士,大家一起摆宴饮酒。在溪流中畅快地吟诗作歌,酒壶在波浪间若隐若现。新生的红菱刚冒出水面,像捧着宝剑的侍从般有趣。这里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朋友聚会的惬意——有美景、美酒、诗词和自然的野趣。

第二部分:怀古的感慨(中间六句)
诗人突然联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会,距今已780年。他感叹王羲之对生死之事太过执着("痴"指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生命短暂的感伤),认为长寿与早逝本质上没有区别(彭祖八百岁与早夭者其实平等),但有人不认同这观点。这里通过历史对照,透露出诗人豁达的生死观。

第三部分:及时行乐(最后六句)
诗人说我们这些人天性洒脱,通宵达旦地歌舞作乐。看舞女们扭动细腰、衣袖翻飞,决定尽情享受当下,不去考虑后世如何评说。结尾传递出"活在当下"的态度,与前面的怀古形成有趣呼应——既仰望历史人物,又选择不同于古人的活法。

诗歌亮点:
1. 动静结合:流水、红菱、舞袖等动态描写,与"晴曦""金壶"等静物相映成趣
2. 今古对话:用兰亭雅集作对比,突显当下聚会的自在随性
3. 哲理自然融入:关于生死的思考不显沉重,反而衬托出及时行乐的可贵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先给几个春日聚会的精彩镜头,插入一段走心的历史感悟,最后回到热闹的宴会现场,传递出"珍惜当下快乐"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