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线索,串联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当下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看到船帆运来荔枝,勾起了对海南生活的回忆。"帆樯报荔支"生动地描绘了运输荔枝的场景,"犹忆海南时"则自然过渡到对过去的追忆。
中间四句用丰富的意象展现荔枝的魅力。"明勾漏"形容荔枝晶莹剔透,"枕蜜脾"比喻其甜美多汁。"消中随蔗往"可能暗指荔枝和甘蔗一样令人回味,"高树放猿之"则描绘了采摘荔枝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近来生活困顿,只能靠采薇充饥,与昔日享用荔枝的时光形成强烈对比。"肝肠别"表达了内心的痛苦,"饿采薇"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暗示清贫自守的处境。
全诗通过荔枝这一意象,将美好回忆与现实困顿巧妙对比,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