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乾元寺至金莲礀

苕亭望南山,窈窕穿翠麓。
洗心有风潭,空影覆群木。
年深寺亦残,飞鼠栖佛屋。
谁弹幽礀泉,泠泠声满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从乾元寺到金莲礀的山间漫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前两句写远望南山的景色: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看到青翠的山峦蜿蜒起伏,用"窕窕"形容山路的幽深曲折,就像一条翠绿的丝带穿行在山间。这里通过视觉描写,让人仿佛看到一幅青绿山水画。

接着写途中的风潭:清澈的潭水能洗涤心灵,水面倒映着周围的树木。这里"洗心"二字很妙,既写潭水清澈见底,又暗指自然美景能净化人的心灵。水面倒影的描写,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然后写荒废的古寺:年代久远的寺庙已经残破,连飞鼠都在佛像的屋檐下筑巢。这个细节很有冲击力,既写出时光流逝的沧桑感,又通过"佛屋"与"飞鼠"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脱的禅意。

最后写幽谷中的泉水:不知是谁在弹奏这山涧的泉水,清越的水声在整个山谷回荡。这里把泉声比作音乐,用"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脆悦耳,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这天然的音乐会。

全诗就像带着读者进行了一次山水之旅:从远观到近看,从视觉到听觉,从自然景观到人文遗迹,最后以空灵的水声作结。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白描,自然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喜爱,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特别是飞鼠栖佛屋、幽泉似琴声这些意象,既真实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