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麻姑山
临池少习平原书,名山灵迹尊麻姑。
关河迢递不可到,蔡经故宅知有无。
今年西江奉使节,秋风一棹来仙都。
芙蓉万萼插天表,骋睇已觉襟怀舒。
傥令策杖踏烟月,快饮玉露餐云腴。
一双尘足苦缠缚,咫尺仍复千里如。
桥通三峡自矹硉,杉列七星犹盘纡。
清音往往下鸾鹤,闻有云马驱风车。
仙人讵必吝麟脯,俗子自欲沈泥涂。
酒帘竞署麻姑字,一瓮空向街头沽。
关河迢递不可到,蔡经故宅知有无。
今年西江奉使节,秋风一棹来仙都。
芙蓉万萼插天表,骋睇已觉襟怀舒。
傥令策杖踏烟月,快饮玉露餐云腴。
一双尘足苦缠缚,咫尺仍复千里如。
桥通三峡自矹硉,杉列七星犹盘纡。
清音往往下鸾鹤,闻有云马驱风车。
仙人讵必吝麟脯,俗子自欲沈泥涂。
酒帘竞署麻姑字,一瓮空向街头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望麻姑山》描绘了诗人对麻姑仙山的向往和现实中的遗憾,充满浪漫想象和现实对比。
诗人开头提到自己小时候临摹书法(“平原书”指颜真卿的书法),对麻姑山这样的仙山灵迹充满敬仰。但现实是,麻姑山远在关河之外,难以到达,连传说中的蔡经故宅是否存在都不得而知。
后来,诗人有机会到江西一带(“西江”)出差,终于乘船来到这座仙山。远远望去,山峰如盛开的芙蓉,高耸入云,光是看着就让人心胸开阔。他想象如果能亲自登山,踏着烟霞月色,畅饮仙露、品尝云霞般的美食,那该多好!可惜现实束缚了他的双脚,明明近在眼前,却像远隔千里一样难以抵达。
诗中描写了麻姑山的景色:险峻的三峡桥、盘绕的七星杉,还有清幽的仙鹤鸣叫,仿佛能听到仙人驾着云马风车飞过的声音。诗人感叹,仙人未必吝啬仙家美食(“麟脯”),只是凡俗之人自己困于尘世,无法超脱。
最后,诗人略带自嘲地说,街头的酒馆都挂着“麻姑”的名号,可买到的不过是普通酒水,真正的仙家滋味哪能轻易得到?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 1. 对仙境的向往——麻姑山象征超脱尘世的美好,诗人渴望亲近却难以触及。 2. 现实的无奈——即使身临其境,仍被俗务牵绊,无法真正融入仙境。 3. 幽默的自嘲——街头“麻姑酒”的对比,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既无奈又豁达。
整首诗语言生动,想象瑰丽,既有对仙山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局限的坦然,读来令人神往又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