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麟

宾馆初违梦尚縻,讣音俄至欲成痴。
岂知十日轻谈笑,便作千年永别离。
鸡絮未陈新繐帐,凤雏空倚旧霜枝。
高风几许堪传事,谁写平生入墓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友人王麟的深情之作,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与怀念。

开篇"宾馆初违梦尚縻"说刚和友人在旅馆分别不久,梦里还惦记着对方,结果突然接到死讯,震惊到几乎失去理智。"讣音俄至欲成痴"这个"痴"字用得特别传神,把那种难以置信、精神恍惚的状态写活了。

中间四句是感情最浓烈处:十天前还在一起谈笑风生,转眼就阴阳两隔。"十日"与"千年"的对比特别强烈,凸显生命无常。接着用"鸡絮"(祭祀用品)和"凤雏"(比喻王麟的才华)两个意象,说还没来得及准备祭品,年轻有为的友人就像雏凤折翼般突然离去。

最后两句转向对逝者的追思:友人高尚的品格和事迹值得流传,但谁来为他撰写墓志铭呢?这个反问既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敬重,也透露出无人能完美概括逝者一生的遗憾。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自然。作者把震惊、悲痛、怀念这些复杂情绪,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旅馆分别、十日前的谈笑)和生动比喻(雏凤折翼)娓娓道来,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失去挚友的痛楚。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朴实无华却情真意切的表达。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