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司空拾遗(一作戴叔伦诗)
侍臣何事辞云陛,江上微云(一作吟)见雪花。
望阁(一作阙)未承丹凤诏,掩(一作开)门空对楚(一作野)人家。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一作奉)瑶华。
望阁(一作阙)未承丹凤诏,掩(一作开)门空对楚(一作野)人家。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高馆更容尘外客,仍令归路待(一作奉)瑶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官归隐的场景,充满了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这位侍臣(高级官员)为何要离开皇宫(云陛),来到江边看雪花飘落。这里用"微云"和"雪花"营造出宁静淡泊的意境,暗示主人公想要远离喧嚣。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内心矛盾:一是陈琳(东汉著名文人)的才华仍在,暗指自己还有为官的能力;二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登楼作赋的兴致未减,暗示自己依然有文人情怀。"望阁未承丹凤诏"说明他还在等待皇帝诏书,但"掩门空对楚人家"又显示他已经过上了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写高雅的馆舍依然欢迎他这样的超脱之人,但归途上还在等待皇帝的美玉般珍贵的诏书(瑶华)。这表现出他既向往隐逸生活,又难以完全割舍仕途的矛盾心理。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典故的交织,生动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仕与隐之间的挣扎,既有对官场的留恋,又有对自由的渴望,情感真挚而复杂。诗中"雪花"、"楚人家"等意象清新脱俗,与"丹凤诏"、"瑶华"等宫廷意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内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