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酒泉秋夜有记
月在天心走,倚清宵、影摇毡帐,梦浮细柳。
曾许西峰籫玉雪,再许东湖采藕。
今又许,诗杯量酒。
三向关山邀月斧,把满轮,分与填词手。
烹桂露,斟星斗。
缘字长惜长相守,且休谈、雁过白驹,云流苍狗。
朔野飏空闻沙碛,谁记盘回雕鹫。
夜声寒、心波微皱。
薄醉旋消凝眸久,任兼葭、隔断添香袖。
秋水远,伊人瘦。
曾许西峰籫玉雪,再许东湖采藕。
今又许,诗杯量酒。
三向关山邀月斧,把满轮,分与填词手。
烹桂露,斟星斗。
缘字长惜长相守,且休谈、雁过白驹,云流苍狗。
朔野飏空闻沙碛,谁记盘回雕鹫。
夜声寒、心波微皱。
薄醉旋消凝眸久,任兼葭、隔断添香袖。
秋水远,伊人瘦。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独饮的文人形象,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复杂的人生感慨。
上阕以动态的月亮开篇,用"走"字赋予月亮灵动的生命力。醉卧毡帐的诗人,思绪随着月光飘向军营(细柳代指)、雪山和采莲的东湖,展现了他漂泊的人生轨迹。"诗杯量酒"的豪迈与"分月填词"的浪漫,将文人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要把月亮掰碎入词,用桂花露配着星光下酒。
下阕转向深沉的人生思考。"缘字长惜"道出对情感的珍视,"休谈白驹苍狗"则流露出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大漠风沙中盘旋的雕鹫,成为被遗忘的往事的象征。结尾处"秋水伊人"的典故用得不着痕迹,薄醉望远的画面里,隔着芦苇仿佛看见思念之人清瘦的身影,把豪饮后的孤寂感推向高潮。
全词最妙处在于三种意境的自然转换:开篇的边塞风光、中段的江湖记忆、结尾的秋水伊人,用"月亮"和"酒"作为线索串联,展现了一个既豪放又细腻的文人形象。那些看似潇洒的"分月填词""斟星斗"背后,藏着对逝去时光与远方之人的深深眷恋。